青龙剑传奇之寻剑记

廿尘

> 青龙剑传奇之寻剑记 > 青龙剑传奇之寻剑记目录

第47章 45高长恭中计出山(1 / 2)

上一章目 录

高长恭听娄昭君提起早年高欢看望自己的往事,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

“我刚才也听母亲说起此事:在我两岁的时候,神武帝曾经专门来看过我一次。只是当时年龄太小,我完全对此事没有印象。但听母亲说,神武帝对我甚是喜爱,说我长得类他,还夸我机灵聪慧,将来能成大才!这件事我母亲含泪咕叨了好几遍,感激神武帝一直惦记着我们母子!”

高长恭说到动情处,眼睛里竟然泛起薄薄的泪花来。

莫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高长恭和母亲多年无人理睬的心酸寂寞,如今被娄昭君的一句体恤问候,一下子弄破防了。

他就像一个久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突然看见前面温暖的灯光,那种几近绝望的焦灼被一扫而空后的惊喜一下子迸发出来,不可抑制。

娄昭君看见高长恭眼里的泪光,心微微痛了一下:毕竟有血浓于水的情份在里面,这个看上去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带团宠流量(此处略去一长串形容词)的绝美男小孙子,让她在一瞬间突然有了要把一切阴谋都弃之不顾,举手投降的冲动。

都说高家出帅哥,现在娄昭君看来,真正担得起帅哥天花板的,除了丈夫高欢,也就眼前的这个高长恭了。

然而娄昭君毕竟是娄昭君,短暂的迷惑犹豫以后,她又马上狠下心来,因为她此行的目的可不是来心疼这个帅哥的呀!

特别是昨晚和高长恭母亲的一番谈判,更是让娄昭君心头对这对母子的一点恻隐之心也消失殆尽。

当然事情要追溯到十几年前高欢弥留时刻发生的一件怪事:

在高欢回光返照的最后时刻,他避开了在病床前苦苦蹲守的两个儿子高澄和高洋,而是秘密安排自己的老婆娄昭君把一份遗诏和作为传家宝的龙虎剑送给了远在洛阳避世而居的高长恭母子。

至于原因,高欢没说,娄昭君也不敢深问。她只是出于对丈夫的敬重和临终关怀,违心地遵从了他的遗训。

可接下来的日子,娄昭君每每想到高长恭母子日后会凭借高祖遗诏和龙虎剑来夺取高氏江山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甘和不爽。

虽说高长恭也属于长子长孙辈,但他毕竟是庶出,还有个身份尴尬,难登大雅之堂的母亲……世人皆说皇家母凭子贵,其实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子凭母贵呢?

高家已经出了一个荒诞不稽的文宣帝高洋,如果将来再出一个废妃之子当皇帝,那高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面还要不要?即时作为高家祖母的娄昭君,又将如何面对世人的非议呢?

当然最重要的是,娄昭君此次洛阳之行已经承诺三儿子高演,要为他扫清登基路上的一切潜在威胁。目前高演可是眼巴巴在邺城等好消息呢!

自古无情帝王家,目前要保证三子高演顺利登基,就不能不逐步除掉当朝废帝高殷和高长恭这两个亲生孙子。

这狠心也是娄昭君多年忍辱负重换来的血的教训。

自从兄弟夺嫡的胜利者高洋称帝开始,作为太后的娄昭君日子就没好过过。

相比于对长子高澄的偏爱,娄昭君对次子高洋却并没有多少眼缘。这也是造成日后高洋对母亲和哥哥怀有很深的敌意,并进行无情报复的原因。

娄昭君不喜欢高洋,究其根源,虽然说起来荒唐,但却是实打实的实情:

高洋的容貌完全没有长在“颜控”母亲娄昭君的审美get点上:相比于哥哥高澄“很高家”的外貌特点,高洋却像是遗传基因排序出了差错,根本和样貌齐整的高家人八竿子打不着:身材五短,面色酱赤,鼻子眼睛仿佛都站错了位置,怎么瞅怎么别扭。

这多少让母亲娄昭君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尴尬。

在性格方面,高洋更是以乖戾暴虐,喜怒无常著称,特别是当上皇帝以后,高洋的神经质本质更是暴露无疑。

高洋先是怀疑母亲娄昭君藏起了龙虎剑,因此登基后多次对她恐吓威逼,窜府搜身;继而丧心病狂地守着满堂文武就对母亲辱骂殴打,完全摒弃了作为人君该有的孝道和气度。

高洋在执政后期突患羊癫疯病,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对母亲娄昭君的折磨也更加升级,不但酒后当众鞭笞母亲取乐,甚至以惩罚母亲用来作为恐吓群臣的生例。

好在每次娄昭君受罪,都是三子高演上前舍命求情,并主动代母受过,这才让娄昭君躲过了命丧朝堂的下场。

如此种种羞辱难堪,让生性高傲的娄昭君心中逐渐摒弃了最后一点对高洋的母爱,下决心要对这个逆子除之而后快。

时机来到了高洋执政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北齐天宝十年(即公元559年)的十一月:久病不愈的高洋在一次酒后昏迷中,被母亲娄昭君强行喂食了几粒从皇家娘娘庙求得的“仙丹”,结果就在昏迷中一命呜呼了。

按照娄昭君的计划,高洋寿终正寝后,三子高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替哥哥上位。却不知娘俩却在冥冥中被高洋摆了一道:心机深重的高洋似乎早就洞穿了母亲和弟弟的布局,早在病重前就写好了遗诏,传位给尚未成年的儿子高殷,号称废帝。

称帝心切的高演和娄昭君母子,欲借口废帝年幼无知,难堪国家大任为由,欲取而代之。但又恐师出无名,群臣不服。于是这才有了此次太皇太后娄昭君的洛阳寻剑之行。

按他们母子的设想:如果高演手中有了传家宝龙虎剑做依仗进行逼宫,那就可以堵住群臣的悠悠之口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